close

WEDCV155VD5RRV515DV

 

內容簡介

  在非英語系的社會,每天使用大量經由國際通訊社以英文發出的電訊,這些必須經過翻譯才能在新聞媒體上報導的消息,關涉到不同語文、文化的轉換,所以翻譯時是馬虎不得的。如果能直接了解來自國外以英語報導的新聞,一方面有助於增進自己的英語能力,另一方面能知道新聞事實的真相,這就是作者長時間寫作此書的動機。

  本書的內容包含:娛樂新聞、體育新聞、衛生新聞、犯罪新聞、花邊新聞、災禍新聞六部分,屬於軟性新聞(soft news)。洋洋26萬字的鉅著,引導我們閱聽英語新聞後,充分了解不同領域的專業用語,有助於克服認知上的障礙。

作者簡介

王曉寒

  湖北黃岡人,1929年生。歷任英文中國郵報編輯、採訪主任,文化學院英文系講師,民族晚報副總編輯兼採訪、編譯主任,中華日報總編輯,中國廣播公司副總經理,中央日報副社長兼總編輯等職。

  著譯有:《看新聞學英文》、《新聞語變化多》、《流行語粉有趣》、《希望還有明天》、《多開一扇門》、《小說的故事與結構》、《散文的結構與風格》等多種作品。

詳細資料

  • ISBN:9570520981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41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01 30歲前後,我經歷了一場長達半年的、逐步且徹底的意識拓展。過去在我意識或潛意識裡的、那些根深蒂固信念系統開始鬆動,我的生命和生活,開始進入一種更大的自由。 比如,我潛意識裡一直根深蒂固的概念有: 「成長比其它事情更重要(學習比遊戲重要,創造比享樂重要)」 「一個人一定要盡最大努力發揮出自己的天賦才華(才不虛度此生)」 「人一定要精緻地熱愛生活,才是對待生活的最好態度」 「父母就應該努力照顧好孩子,否則就是不負責(好像你不努力,就不配活)」 「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地探索未知領域(好像你不探索,你就虛度此生)」 「你如果對自己有要求、有能力,那就要在自己的領域做到儘可能的卓越(好像不卓越,你就沒有達成自己的使命)」 「人應該學會正念地吃飯、行走,正念的傾聽、說話」 …… ... 02 不知大家發現了沒有,所有我們的這些「信念」,它都有一些高頻詞:只有、必須、一定、才對、不能、就應該…… 進一步觀察,你會發現,它們似乎都暗含著某種「對錯好壞」的判斷。即,在我們的潛意識裡,我們會有很多關於對錯好壞的「信念」: 「如果你不怎麼怎麼樣,就是錯的,就會一事無成、虛度此生」; 「只有怎麼怎麼樣,才是對的,才是有意義的生活」。 更深一步,我們的潛意識甚至會認為:如果你做錯了,如果你沒有按照所謂「正確的方式」生活,那你的人生就會遭受大麻煩。 ... 03 事實上,你會發現,幾乎我們人生的所有困惑、糾結、想不通、內外在衝突,就在於這個「對錯好壞」的執著。 我們總在問:「我這麼做對不對?我是不是做錯了?我應該怎樣做?我該不該那樣?」 仔細想想你的這些「信念系統」,是誰在確定這個標準呢?是誰在扮演一個「評判者」的角色呢?是誰在我們一出生之後,就定下了一個標準,一個「正確的原則」、「正確的生活方式」呢? 是否真的有一個「人生正確使用手冊」(我指的是某種象徵),在一時一刻地評判我們的生命呢? 前段時間,我和我的老師交流這個問題。她談到前段時間,在美國見了一位修行30多年禪宗老師(一位白人),也是心理學領域很出名的教授。 她就問老師:生命到了你的這個階段,你現在還在不斷地做事情、服務大眾,你的動力是什麼呢? 老師聳聳肩,回答很簡單: 「我做事,只是因為我感興趣,我覺得做事很快樂。如果我不想做了,那我就不做了。」 ... 04 之前也聽過很多諸如「人生就是一場體驗」、「我做一切只是因為快樂」這一類的話,但我一直都沒有真正的聽明白、沒有體悟。 可這一次,我卻真的聽懂了:人生是很自由的,很自由的。沒有哪個「評判者」,給你制訂了一套「人生標準原則」、一套絕對真理的「正確的活法」。 你想去賺錢,那就去賺錢; 你想去服務他人,那就去與人互動; 你想要成長,那就去成長; 你想要享受生活,那就去享受生活; 你可以往前走一步,你也可以就是待在原地; 你可以嘗試各種挑戰,也可以就是待在舒適區里; 你可以發揮才華在一個領域做到卓越,也可以一輩子東摸摸西試試,做個人間客; 你可以以度假的心情在地球游一遭,也可以懷著使命要去拯救大熊貓; 你可以結婚、離婚、戀愛、生子、創業、失業、服務、利己、去愛、(哪怕)去恐懼…… 都可以。 生命沒有一個標準,生命沒有一個「對錯好壞」。你選擇什麼,你就經歷什麼;你想嘗試什麼,你就體驗什麼。 生命是好奇,是冒險,是樂趣,生命只關乎你當下——你正在體驗什麼,以及你體驗到了什麼。 ... 05 就在這差不多半年的時間裡,我看著自己過去的那些「信念」、「枷鎖」、「對錯好壞」、「判斷」在不斷的拓展和消融,我不斷感受到生命的自由度在拓展。 生活對我來說,開始變成了一個真正的遊戲。 工作是遊戲,過去覺得煩雜的事項,現在卻發現裡面有很多樂趣; 人際交往是遊戲,過去最怕和人打交道,現在卻發現人與人可以很容易親近; 賺錢是遊戲,過去總在「要不要賺錢」、「該不該賺錢」這件事上很糾結,一會兒想要做自己的課程,一會兒又覺得應該與他人合作,再一會兒又覺得賺這個錢沒意思。 現在卻沒有障礙,覺得賺錢很好玩,那就去做,哪天覺得不好玩了,那就不做。 生命是一場天真的遊戲: 慾望是遊戲,早起是遊戲,健身是遊戲,養孩子是遊戲,結婚是遊戲,離婚也是遊戲,上班是遊戲,寫作是遊戲,閱讀是遊戲,旅遊度假也是遊戲,人際關係是遊戲…… 一切都可以賦予其偉大的意義,一切也都可以說——本沒有意義。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生命啊,歡慶吧。別當真,也別活得太假。 ... 06 有一天,我突然頓悟了王陽明所說的心學。 陽明心學有三個最重要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天下無心外之物,吾心即「天」理,吾心即是宇宙。 知行合一: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親口吃一吃。 致良知:跟隨內心之理,遵照其去行動,即為致良知。 我們的心之所願,即是真理;遵照內心去行動,即為致良知;在行動中真實的體驗,在體驗中了悟,即是知行合一。 當然,這個心,不是頭腦的假我(Ego)。假我指的是上述所說的「信念系統」,一套關於「對錯好壞」的判斷標準,一套被灌輸了的根深蒂固的「價值判斷」。 這裡的心,是更深一層的,你的本質。 ... 我是@蔣寒羽,你修行路上的陪伴者。哈科米正念心理諮詢師,靈性寫作者,持續與您分享深度思考。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essay/3y2b9aa.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349024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芳苑缺乏食慾改善中醫診所鹿谷鄉味覺異常中醫推薦溪湖頸部緊繃酸痛治療中醫二水睡眠障礙門診治療中醫
鹿谷鄉容易冒汗中醫推薦 福興消化功能異常中醫推薦 最推薦的溪湖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鹿谷鄉胸悶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名間鄉淺眠或多夢看什麼科 這間溪湖中醫診所很大推,睡眠障礙改善很多埔鹽失眠睡不著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大村四肢麻痺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彰化中醫診所這間很大推,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水里瞳孔擴張或收縮看什麼科 集集頻尿看什麼科 網路評比不錯的彰化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pw64yv44q 的頭像
    apw64yv44q

    黃昆豐的部落格

    apw64yv44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